青白江区“家门口养老”案例入选全国创新案例

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,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。

青白江区在这一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,通过实施“家门口微民生”服务行动,为老年人提供了包括医疗健康、爱心助老座椅、“一朝一夕”老人食堂等在内的10项便捷、贴心的养老服务,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、安康。

该行动也成功入选“2024年全国老龄社会建设创新案例”

老年助餐:“养老”变“享老”

为切实解决居家老年人“吃饭难”问题,确保居家老年人吃得营养、吃得放心、吃得满意,红阳颐养居开设了老年助餐点,让周边老人在“家门口”就能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。

红阳颐养居助餐点

“我腿脚不太方便,以前为了吃一顿饭,辛辛苦苦要折腾半天。现在几乎每天都在这里吃饭,6块钱一顿的午餐,实惠又暖心。”独自居住的70岁张伯表示,助餐点解决了他日常饮食的大问题。

“我们这个助餐点主要服务于60岁以上的独居、空巢、留守的老年人,为他们提供便捷的餐饮服务,目前已为100多名老人提供餐饮服务。”红阳颐养居的卢院长介绍道,对于本区80岁以上的老年人,由政府补贴5元,只需1元即可享受一顿美味的餐食服务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为了让老年人“足不出户”就能吃上暖心饭,红阳颐养居还提供了订餐、上门服务,并记录好老人关于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饮食忌口等健康信息以及口味偏好,建立“用餐老人档案库”,实现个性化精准备餐。

除了助餐服务,红阳颐养居还开放了公共设施设备,为前来就餐的老年群体提供养生、保健、康复、理疗、休闲娱乐等一站式服务。

据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“蓉颐助餐”老年服务网络正加快构建,通过资源整合、政策补贴等多元模式,我区已建立35个老年助餐点,实现7个镇(街道)全覆盖,努力打造15分钟老年人“蓉颐助餐”服务圈。

适老化改造:为老人提供便利

在福洪镇陈家湾社区,由于老龄化程度较高,再加上目前镇上没有电梯房,上下楼日常出行成为了不少老年人的难题。为化解这一难题,陈家湾社区通过收集老人需求、进行实地走访、统计小区的楼栋数量,设计安装了老人爱心座椅。

福洪镇村民林婆婆今年已经80岁高龄,居住在人和新居5楼,“有了这个座椅真好,每次上下楼我都可以坐下来休息会儿再走。”她笑着说道。

小区楼道可折叠式座椅

“为了缓解老年居民群体上下楼梯的困难,我们在小区楼道安装了可折叠式座椅,居民有需要就自行将折叠座椅下压使用,离开时稍加回抽即可收回座椅,也不会影响其他居民通行。”福洪镇应急办工作人员张全友介绍道,目前已在福聚1期、人和新居、缘聚花园、福馨佳苑、杏花二期、和苑小区、新河苑小区共安装折叠椅598个。

“之前吃完饭想在小区外面散散步,但每次都要爬梯上坎的,也没有地方可以坐下来休息会儿,没想到反映的小小建议这么快就被注意到了。”家住和苑小区的温婆婆对爱心凉亭的建造连连称赞。

据悉,因和苑小区依龙泉山脉而建,整体高低落差大,小区外有将近50米的长梯,“在长梯中段建设钢混结构凉亭,不仅安全性高,管护难度也比较低,能够为小区居民爬梯上坎的时候提供休息纳凉的地方。”张全友说。

医养融合,提升服务质量

此前,我区开展的“惠民检”老年关爱行动,给老年人体检带来了实惠。城厢镇公立中心卫生院作为“惠民检”服务体检医院之一,也正为老年人提供着第二批“惠民检”服务。“目前,在我们卫生院参加惠民检的已经有1066人次,与第一批相比增加了大约760人。”城厢镇公立中心卫生院院长熊德伟介绍道。

城厢镇公立中心卫生院为老人介绍“惠民检”优惠情况

“之前我老伴就来医院体检过,当时就享受了优惠,没想到这次优惠力度更大了,我也赶紧来做个体检。”今年刚满65岁的吴大妈正在排队,她这次选择了胸部CT平扫、彩超、糖化血红蛋白、肺功能检查等多个项目。

城厢镇公立中心卫生院的张医师告诉记者:“年满60岁及以上的青白江常住居民就可以享受此次活动。”

城厢镇公立中心卫生院为老人提供“惠民检”服务

据了解,在首批次服务事项政策(满500元及以上政府补贴200元)的基础上,我区高效整合成都市卫健委推出的“重阳大礼包温暖孝老送健康”补贴政策,使青白江区符合条件的老人,可以享受满600减450的优惠体检活动。

打造蔬菜分拣中心,促进老龄人口再就业

姚渡镇梁湾村正通过改造老村部(原梁湾村村委会办公场所),结合当地特色蔬菜、水果、水产等主导产业,打造集仓储、包装、冷链、直播、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蔬菜分拣中心。

据该中心负责人连孝丽介绍,梁湾村现有常住人口4011人,其中60岁以上老龄人口1272人。“这部分人群虽然退休或不再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,但他们仍然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和工作经验,也有劳动参与意愿。”

姚渡镇蔬菜分拣中心内部

加之老村部此前一直处于闲置状态,上层6间,下层4间,建筑面积约240㎡,同时配套了约300㎡的场坝。为了盘活这一闲置资源,梁湾村决定将其打造成蔬菜分拣中心。项目于2024年10月开始施工,计划于2025年6月中旬投入使用,现已登记有意愿参与的老年人达120余人。

连孝丽表示,项目落地后预计带动50位老龄人口实现再就业,年度经营收入预计达40万元左右,利润预计可达5万元左右,集体经济效益将辐射全体村民。

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随着“家门口微民生”服务行动的不断深入,群众积极参与意见建议的征集与转化,逐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养老服务新格局,有效提升了全区12万老年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(青白江融媒体中心 记者 程汇仁)

免责声明:看成都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代表看成都的观点和立场。